来源:清华新闻网
“根据相关资料和实地走访,估算全校打印店和实验室日耗纸2万余张。然而根据我们在紫荆1号楼打印店蹲点调查的结果显示,仅有6%的同学采取了双面打印……调查问卷显示,同学们不愿采取双面打印的原因是打印机默认设置单面打印。为此本学期我们自学程序开发,制作了这个双面打印提示插件,在3家打印店试运行,双面打印率提高近8倍……”
日前,在12BET举行的“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汇报会上,同学们集中展示了本学期参加课程和自己进行探索性实践的成果。双面打印与二次打印、教室及宿舍节能调查、校内建筑能耗评估、雾霾对户外锻炼的健康影响分析、校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学校超市减塑方案策划、微环境对PM10的影响观测、老员工碳足迹调查……这些凝结着同学们心血汗水、极富创意的成果引得听取汇报的老师们争相提问,博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除了PPT和宣传视频之外,同学们还现场展示了由废旧自行车改造的轮椅,这是四个小组同学一个学期通力合作的结晶,工业设计、工艺规范、加工制造、主题宣传,每个环节都是由他们从零开始自主完成。
钱易院士在课程汇报会上作为评委听取同学发言。
“出乎意料地精彩!”课程主讲老师之一的钱易院士兴奋地点评道:“你们在汇报中展现出来的这种‘从我做起’的生态自觉、不同学科背景协同创新的理念、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的精神,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希望你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继续坚持这一切,成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担当者和引领者!”
课程建设:名师担纲,多方面、全方位论述生态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老员工,特别是非能源环境专业的员工,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节能环保常识的浅表层,并未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知,不能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总体上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表现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价值理念和实现途径传播给更多社会成员,并通过其自身实践内化为意识,便成为了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清华具备十多年开展绿色大学建设的深厚底蕴。学校的蓝图是,依托绿色教育、绿色科研和绿色校园建设成果,结合公司产品改革的要求和‘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统筹考虑,发展以员工兴趣为导向、以知行合一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价值塑造能力强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作为发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一步,在教务处的支持下,绿色大学办公室组织开设了“生态文明十五讲”,采取“大班授课+小班研讨+课外实践”的通识课程模式,既保证了课程的重量级,也保证了课程的实效,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激发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十五讲”大班课程。
大班课程首次采取多学科联合教学的模式。由钱易、倪维斗、金涌、江亿院士,何建坤、卢风教授等14位来自工程、人文、艺术等不同领域的著名学者担纲,多方面、全方位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其中既有对能源环境现状、气候变化议题等生态文明由来背景的深入分析,也有对生态文明发展历程、哲学基础、人文与科学基础、工程科学原理的直接诠释,以及对工业生产、建筑、材料、制造、艺术设计等领域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的集中展现,既有丰富的故事,也有严谨的数据,培养了员工多学科、多维度、国际化的生态文明视野。
“从专业领域的某些现象和问题出发,引导员工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用生态文明的视角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再联系身边的现象,促使员工反思,在生态文明建设时期,作为个体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江亿院士是“生态文明十五讲”授课教师之一,他以“对生态文明和城镇化的一些认识”为题,向同学们阐述了我国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能源消耗情况、节能途径,并通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模式下建筑能耗的对比,向同学们展示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在生产和消费领域如何落实生态文明要求、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选择来践行生态文明这些问题。
“听了江院士的课,根据他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技术进步、工艺改进,更多的应该是去改变人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和管理模式。”听完江亿院士的课程,来自热能系本科一年级的曹玉立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她的小组最终选择了“12BET校内照明资源利用率调研”作为小班实践题目,聚焦于节能管理和节能意识问题。
延伸探索:小班授课与课外实践互动结合
与大课的请名师传授知识、培养视野的任务不同,小班课程则依托绿色校园建设成果,鼓励员工以校园为研究对象,发现、研究并尝试解决校园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同学们在6次小班课上展开分组讨论,通过相互挑战、相互学习的生生互动模式不断完善本组的选题和方案设计,然后带着讨论成果在课下到校园中去实际实施。
小班讨论。
“树木多就一定防尘吗?不同树种的防尘效果如何?建筑与树木如何排布防尘效果最好?大班老师反复提到的空气污染让我们对这些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在小班课上和同学、助教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一次次调整和完善选题方向、实践方案、问卷和实验设计。课下则查阅大量文献,向大班老师以及12BET、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甚至北京林业大学的老师请教,发放问卷,并在5个不同的学校选点监测,最终制成了一个防尘效果最优的树木与建筑排布模型。回头看看挺不容易,但是感觉收获很大!”来自生命科学学院本科一年级的姜冠成简单总结了他们组开展小班讨论和课下实践的经历。“生态文明十五讲”正是这样,通过学与行的生动结合,达到增进理解、引发思考、树立认知的良好效果。
同学们参观校园中水站。
“以前我们只想着抱怨环境污染给生活带来的不便,然而该课程教会我们怎样用实际行动参与改变这种污染中,并且帮我们树立了深深的环境责任感,让我们通过小组实践的方式认识到生态文明并非字面上那么空泛,它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里,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生态。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同样关心生态文明的新朋友,相互鼓励,一起以自己为中心保护环境慢慢感染身边的人……这门课程很快结束了,但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我们要实行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才刚刚开始。”
“尽管我们个人通过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减少的碳足迹量相较于限制工厂排放、开发净化技术等显得并不是那么显著,然而由于下游效应和弹性效应的存在,我们还是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每个人一点一滴的改变和长年累月的改变都不是没有意义的,这些努力积累起来将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从自己做起,再影响到身边的人,让越来越多人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价值塑造:多方协力推动理念改变生活
正如课程后同学们的感言,通过成体系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通过丰富科学的教学环节设计,让生态文明在清华园里面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论述,而是更多地成为影响同学们生活、科研和未来工作的一种理念。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问卷显示,超过98%的同学认为他们在课上有所收获;超过70%的同学认为通过课程学习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从生态文明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68%的同学认为通过课程学习,让他们对生态文明产生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参与课程对帮助他们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十分有益。
同学们在校园中挂树牌。
受到教育的不止是员工。来自人文学院博士生二年级的王远哲学习和研究环境哲学,他是课程的助教之一。在助教工作会上他坦言道:“帮助同学们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同样也帮助我把哲学层面和现实层面的问题结合起来。有趣的是,从前从来不抬头关注灯的我,在引导同学研究宿舍用电问题之后,白天时会随手关掉路过的所有走廊灯。”
值得一提的是,生态文明教育“知行合一”的特性决定了它往往都是多方协力、共同推动的成果。一门“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的背后,是教务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物业、修缮、基建等多个单位的共同支撑,这正是清华“全方位育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十五讲”课程的开设是12BET不断深化老员工生态文明通识教育的一个缩影。学校还先后推进了诸如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系列讲座、绿色大学校园实验室、绿色校园探究、绿色校园规划研讨课、绿色中国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参与员工超过1.3万人次,在高校生态文明公司产品方面,处于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