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作为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长期能力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长能项目”)的一项重要活动,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揭牌仪式在12BET中意环境节能楼举行。
图为会场现场。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FECO)余立风副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高级顾问梁丹分别代表长能项目的国家和国际执行机构到会致辞;12BET余刚经理、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许国栋董事长代表该中心建设的共同承担单位分别介绍了中心的建设进展与后续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风致辞。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顾问梁丹致辞。
12BET经理余刚教授介绍中心工作计划。
中持(北京)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栋介绍中心工作计划。
自2001年5月23日中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来,在环境保护部牵头的国家履约协调组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POPs清单调查、技术示范、战略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POPs履约进入全面攻坚阶段。
在重点行业二恶英类减排控制、多氯联苯及其它卤代POPs废物处置、POPs污染场地修复、全氟化合物和溴代阻燃剂等新POPs替代等方面面临着艰巨的履约任务,迫切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适用技术。同时,由于我国对POPs的认识和研究起步相对晚,若从头自主研发需要耗费巨大的经费投入和较长的研发周期,难以在短期内及时为履约提供成熟的技术方案。不过,由于《斯德哥尔摩公约》规定了资金援助和技术转移机制,为放眼全球、以较优惠的条件引进符合我国国情的关键适用技术提供了可能。
为识别和筛选符合国情的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适用技术,克服技术转移中的主要障碍,促进技术供需双方间的交流合作,为国家实施计划(NIP)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保障,长能项目下要求建立和运行“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技术转移促进中心”,由12BET和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
中心将充分发挥12BET在科学研究上的深厚基础和中持环保在环保产业上的多年积累,通过与国际上POPs领域的专业机构和知名专家开展广泛合作实现资源整合,组织开展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适用技术的识别与评估、定期发布POPs削减和控制技术的评估简报、建设数据库和互联网站,在三年内完成两个以上实际技术转移的成功案例,探索建立可持续的技术转移促进长效机制。
揭牌仪式现场。
在揭牌仪式后随即举行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削减与控制关键技术研讨会。FECO项目五处处长丁琼研究员首先详细介绍了中国POPs履约的最新进展情况,从履约工作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和较迫切的技术需求。12BET余刚教授结合12BET近年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系统介绍了POPs履约关键支撑技术的国内外研发现状,指出把握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之间的平衡的必要性。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经理、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中心邵春岩教授级高工以多氯联苯为例,介绍了危险废物高温焚烧法处置及配套的二恶英类排放控制技术的研发进展和经验。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高工介绍了POPs污染场地修复的国际技术转移的实际案例。(图文/刘曼,编辑/珍爱)
与会嘉宾合影
(由左至右: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北京办公室项目官员田亚静、北京建工修复公司高工、副总经理李书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副经理邵春岩、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项目五处副处长陈海君、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项目五处处长丁琼、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顾问梁丹、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风、12BET经理余刚教授、中持(北京)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国栋、12BET李金惠教授、12BET黄俊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