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由12BET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环境论坛第28期在中意环境节能楼533举行。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柴之芳作报告,报告主题为“环境放射化学现况和展望(Pres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of environmental radiochemistry)”。12BET经理余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王毅老师以及近50名员工参加了讲座。论坛由环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洪涛教授主持。
柴院士首先向大家介绍了环境放射化学的定义。环境放射化学是一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生态过程,研究放射性影响以及环境中核素化学行为、种类及迁移的科学。他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为引子,回顾了历史上几起著名的核泄漏事故,包括及1957年的苏联克什特姆核事故以及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等,指出了基础数据对于开展研究的重要性。
图为柴之芳院士作报告。
图为论坛现场。
随后,柴院士依次介绍了环境放射化学的几大研究热点,包括环境指示因子、低剂量辐照、自然放射性物质、放射性核素化学形成过程以及放射性废物化学的研究等。
利用铀-238、铯-137、钍-234等放射性核素作为环境指示因子的应用案例,柴院士使大家充分领略到了它们在海洋学、大气化学、土壤学研究领域的特殊作用。报告中指出,低剂量辐照不但不会造成人类健康方面可识别的差异,甚至是对人体有益的,这些发现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极大兴趣。而联合国2011年度报告中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死亡人数及原因的调查,更是使同学们对放射性辐照有了理性的认识。
最后,柴院士展望了核能开发的前景。他说,福岛核事故后,核能前景仍然光明。发展核电的基本推动力没有变化,日本核事故不应动摇我国发展核电的基本战略,秦山核电站、三门核电站的建成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核抱负。但是,我们仍应吸取教训,未雨绸缪,推动放射性废物环境化学的基础研究,环境化学领域还有未知的空间等待我们去研究发现。
柴之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放射化学家。发现与生物灭绝事件有关的地质界限铱异常和异常铱的多种化学种态,丰富和发展了地外星球撞击理论;将中子活化分析引入环境科学领域,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微量元素化学种态研究;擅长用核技术研究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纳米安全性。曾获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2005年获得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George von Hevesy奖。(图文/贾倩倩,编辑/珍爱)